
牧養新生代 宣教新挑戰
鄭立新牧師
我從小成長於台灣高雄,在高中時決志信主,為第二代基督徒。赴美取得電腦碩士後,於紐約金融界擔任電腦工程師多年,與師母育有四個成年女兒並皆在家教育。2007年蒙召至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進修道學碩士,畢業後回到母會全職牧養英文堂,前後擔任牧職近20年,目睹北美華人教會下一代的嚴重流失,以及新生代所面對的挑戰。
2020年的疫情、選情和政情,更突顯新生代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2021年七月我蒙神呼召離開教會的牧職創立「吹號者事工」,為幫助華人父母和教會了解當前影響下一代的議題,進而裝備他們建立一個鞏固的家庭,使得信仰能被培養和傳承。
「吹號者」名稱來自《以西結書》33章1-6節:神呼召以西結作為守望者,當守望者見刀劍臨到那地,就要吹角警戒百姓。事工重點以四種「號」推展:警戒危險、集結行動、一起爭戰,並一同歡慶!
一、警戒危險
根據The Barna Group 2019年的報告:「在美國,擁有基督教背景的青年人,在二十歲至三十歲期間離開教會的比例,由2011年的59%,增長至2019年的64%。」《21世紀使命門徒》書中也提到:「北美華人教會第二代的流失率高達75-90%。整體來說,全球華人教會都在面對教會老化、青年人留不住的困境。」如果大使命是教會的主要焦點,那我們需要全體總動員來投入搶救下一代的戰場。因此「吹號者」向眾教會吹號:我們的下一代是最重要但卻最被忽視的宣教工場,而單靠兒童主日學和青年小組聚會並不足夠裝備我們的孩子來面對今天和未來的挑戰。
二、集結行動
長久以來教會只專注於所謂「屬靈」的層面及在教堂裡面的聚會,沒有把信仰當作是「世界觀」統管我們生活的每個領域,造成信仰、教會與生活、文化的脫節。真正的危機「不是年輕人離開了教會,而是教會離開了年輕人所身處的世界!」為彌合此鴻溝,「吹號者事工」根據寇爾森(Colson)的著作《世界觀的故事》(How Now Shall We Live)開發「聖經世界觀」培訓課程,裝備基督徒和教會如何面對時代的挑戰並「活出聖經世界觀、創造天國新文化。」
辛城教會,OH(9/20–9/22/2024)
三、一起爭戰
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其著作《美國思想之戰:根除百年錯誤教育》(Battle for the American Mind:Up rooting a Century of Miseducation)中提出警告:「爭奪孩子心靈的戰場,是他們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在美國課堂上度過的16,000個小時……這是一場為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國家而進行的16,000小時的戰爭……真正的戰場不是大學;是幼兒園。」教育的戰場是最被教會和父母所忽略卻是最激烈的屬靈爭戰之地。「吹號者事工」定期舉辦年度大會、月會和分區聚會,推廣培訓華人基督徒為下一代提供「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在家教育」其實不是把學校搬回家裡,而是讓聖經的原則進入到學習、生活和服事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道德和屬靈的復興。若能透過教會建立「在家教育」共學中心,更是在這時代最快速有效傳承信仰和改變文化的途徑。
四、一同歡慶
此外,「吹號者事工」為家庭舉辦以色列聖地和土耳其之旅,也在各地舉辦家庭營會,連結在家教育家庭。「吹號者事工」旅遊和營會的特點是:大人小孩都在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敬拜。
2023以色列聖地之旅
結論
「吹號者事工」領受從神而來的「愚公移山」異象:「不效法這個世界而是心意更新」,是按著「聖經世界觀」在這世界建立「美麗的存在」彰顯神的榮美!不管我們的下一代年齡多大,屬靈光景如何,讓我們一起投入搶救下一代的戰場!
「勇士搶去的豈能奪回?被殘暴者擄掠的豈能得解救呢?但耶和華如此說:就是勇士所擄掠的,也可以奪回;殘暴者所搶的,也可以得解救。與你相爭的,我必與他相爭,我也要拯救你的兒女。」(以賽亞書四十九章24-25節)